海报设计:李心沫
秃头戈女 – 一个门
文/ 庸现
女权主义思想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之一,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习以为常的世界。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中长期沉睡的一半——女性的觉醒,她们开始发挥自身的力量,积极参与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中。因此,女权主义思想如同一座殿堂,只有通过它的门,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境界。而这扇门,正是女性自我觉醒的象征。所谓“一个门”,即指女性自身,只有打开自我,才能开启女权主义的大门——这是一门教导女性如何独立、自由的哲学。女权主义从自我觉醒开始,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。
作为具有明确女权主义意识的组织,“秃头戈女”与“杂家”合作,共同开启这扇门,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共同搭建一个女性艺术的平台。通过她们独特的视角、对话与交流,帮助女性走出狭隘的“自我”,发现真实的自己,理解世界,最终进入“我们”这一更广阔的领域。
“秃头戈女”致力于以艺术的形式传播女权主义思想,推动前沿的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,并通过“杂家”空间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的先锋女性主义艺术,同时将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艺术家引入中国。自2013年起,“杂家”空间与“秃头戈女”合作,启动了一项新项目,关注中国女性主义的现状及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。该项目每年邀请一位国际女性主义艺术家来访,与中国的先锋女性主义艺术家“秃头戈女”进行互动,通过作品展示、现场艺术、论坛等形式,展开中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家之间的对话。通过艺术语言,进行深度的精神交流与碰撞,探讨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共性与差异,以及女性主义在中国社会生态中的存在状态,进一步探讨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与意义,及其在中国落地与发展的可能性。
严隐鸿《一(女)个人的战斗》,行为,2013
艺术越界与女性自觉
本次活动的焦点是西方女权主义先驱玛丽·包麦斯特(Mary Bauermeister)。她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方第二波女权运动前夕,以其独立精神与反叛个性著称。20世纪50年代末,她尝试通过“通感”跨界融合音乐、绘画、诗歌、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,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,成为激浪派(Fluxus)的创始先驱之一。与包麦斯特进行对话的是几位中国艺术家,她们来自不同领域:芬妮,中国实验人声音乐的代表人物,她的作品通过歌唱衰老与赘肉,展现了强烈的女权意识;麦子,女权行动派的成员,通过自身的言行传播女权思想;此外,长期旅居中国、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日本艺术家清水惠美,将以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亚洲女性主义艺术的不同视角;而来自瑞士的艺术家安德娅·塔尔(Andrea Thal),则带来了欧洲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的反思与对话。
从左至右:麦子,芬妮
“秃头戈女”的发起人蓝镜和李心沫也在此次活动中尝试跨越艺术边界。整个艺术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展览模式,以包麦斯特、清水惠美和安德娅·塔尔为历史与国际的横轴,借用激浪派的“反艺术”元素,以女权行动派的抗议行动为纵轴,融合音乐、诗歌、绘画、摄影和讨论等多种形式,进行跨界艺术创作。“秃头戈女 – 一个门”不仅是女权主义国际与国内、历史与当下的跨时空、跨文化融合,更是一个探索女性主义艺术前沿性与当下性的平台。活动强调现场性、空间感与形式多元化,打破常规,注重实验性、现场性与持续性,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女权思想,共同推动中国女性的社会参与与自我表达。
瑞士艺术家Andree Thal跨界诗歌行为现场
秃头戈女- 一个门
策展人:庸现
艺术家: Mary Bauermelster, Andree Thal, 芬妮,蓝镜,李心沫, 清水惠美,麦子,严隐鸿。
开幕式:2013年5月25 日
地址: 北京杂家
芬妮行为现场
蓝镜《 108+1》,装置,行为,2013